罕見!放棄美巡回到歐巡 原因竟然是美國人太熱情

體壇+特約記者聞風報道
比利時名將,有“大炮手”之稱的尼古拉斯·考塞茨最近的一席話引起了高球圈的廣泛關注。這一切源于他在與《蘇格蘭人報》訪談的過程中,透露了自己離開美巡賽的原因。
身為歐洲人的考塞茨在2013年將自己的主戰場設在了美巡,但緊接著2014年,他就減少了自己的美國行程,并在隨后重返歐巡賽場,直到現在。
對于通常的球員來說,因為競技水平,或是家庭等原因做出行程上的調整并不稀奇。但考塞茨的理由,則并不是這些。
“在美國的兩年,因為一些原因讓我過的有點沮喪。”考塞茨在接受采訪時說,“坐在家里看美國的比賽轉播,我甚至還會有些抽搐。這不是因為我戀家,我其實很喜歡帶著我的球包和行李箱到處跑。但是美巡賽,就一直都是在美國......一樣的路標、一樣的餐館、甚至一樣的凱撒雞肉沙拉。對于我,這會有點無聊。”
“在美國打球,感覺就像是在為皇家馬德里隊踢球一樣。他們照顧和關心你的程度是難以置信的。但是對于那些習慣自己搞定一切的人來說,可能適當的給一點自由會是更好的。而在美國,一個突然,所有人所有事都會有人關照。總有人在查看你過得如何,總有人在,這讓我反而有點緊張。”
“就像美國的觀眾。我曾經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去理解為什么他們總跟著你,想要去接近你。我一直也是很喜歡分享,很喜歡付出的人,但是我也需要一點空間。我感覺我在與人相處中,喪失了一些自由和舒適的空間。美國人的行為方式跟我們真的好不一樣。”
總結下來,考塞茨的意思大約是:在美國一切都太熱情了,這讓我有些不適應。從個人的角度,我覺得他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但作為職業球員,這樣的表達確實讓人感到新鮮。
跨越歐美作戰,甚至遠赴亞非澳,是如今職業球員們都在經歷的挑戰。這不僅有關自己的行程,更有關獎金、影響力、世界排名。
小麥就是典型的雙線作戰球員。身為北愛爾蘭人的他將競技水平更高的美巡賽作為自己的主戰場,但也同時兼顧歐巡賽的重要賽事,并每年做東主辦愛爾蘭公開賽。2014-2015年,他連續兩年獲得歐巡迪拜競賽總冠軍,并在2016年首次收獲美巡聯邦快遞杯總冠軍,加冕“美巡之王”。兩面的巨大成功,使得他在歐美兩地高球圈都備受關注。
同樣必須提及的還有剛剛離我們而去的“高球皇帝”阿諾德·帕爾默。上世紀60年代,正是帕爾默的連續赴歐,并在英國公開賽上問鼎,讓美國球員第一次認識到了歐洲賽場的重要。這也讓皇帝自己收獲了大量歐洲粉絲。
回來說說考塞茨。在美巡賽的兩個賽季,他沒有一次完賽成績進入前三名。個人美巡總獎金也不過140萬美金。而回到歐巡之后,單過去一年,考塞茨就有3次前三完賽,單年獎金數也打到了120萬美金。無論是戰績還是收入,顯然,歐巡賽場更適合他。
雖然理由讓人驚訝,甚至讓人些許覺得有些“欠職業”。但或許這就是他們的本真,或許這就是職業球員不為我們所知的一面,只是考塞茨勇敢的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