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速度”與“城市英雄” 共同見證武網從零到五!

記者宮珂報道
今年,武漢網球公開賽迎來了辦賽的第五個年頭。作為最年輕的超五級別賽事,“從零開始”的武網雖然在辦賽過程中屢屢面臨挑戰,但如今他們還是在WTA的賽歷中站穩了腳跟,每年都有科維托娃、穆古拉扎等大牌球星如愿返場。與此同時,曾經因“李娜家鄉賽事”身份吸引無數關注的武網也正試圖在“后李娜時代”中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2014年澳網奪冠后,李娜一句“千萬人口小鎮”的調侃讓世界知道了她的家鄉武漢,而今年剛剛迎來五周年紀念的武漢網球公開賽則讓江城的網球烙印更加深刻。
2013年,亞洲地區的老牌女子網球賽事東京泛太平洋網球公開賽與WTA的合約即將到期,對于這站賽事接下來承辦權的爭奪早在2012年就已開始。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申辦流程后,武漢接手了這一站比賽,把規模僅次于大滿貫和皇冠賽的超五賽首次帶進了中國。
在申辦成功的欣喜后,接踵而來的便是實際難題。當時在中國境內舉辦的兩站高級別網球賽事中國網球公開賽和上海大師賽,最初都是從低級別賽事起步,歷經數年沉淀后才升級為WTA皇冠賽和ATP大師賽。相比之下,武漢公開賽的起點更高,也為自己設立了更難達到的辦賽要求。而且武漢當時還并沒有現成可用的、滿足WTA對超五賽要求的7500座場館,武漢公開賽幾乎是“從零開始”。
“我上任的時候是2013年3月25號,這里(光谷網球中心)還是一片黃土?!被貞浧饎倓傞_始武網的籌備工作時,賽事總監朱建斌記憶猶新。“當時我們向WTA承諾,第一年一定要有一個5000座的場館。2013年7月17號,場館開工建設,第二年的6月底,場館基本就竣工了。7月25號就舉辦了ITF的比賽作為測試賽。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過程,許多外國友人甚至WTA都不相信我們能完成這個任務,但我們還是把它給完成了?!痹冢玻埃保的甑诙觅愂麻_賽之前,如今的中央球場“旋風球場”也順利竣工。賽事基礎設施建設上展現的“光谷速度“,也讓朱建斌深感自豪。
修建場館的同時,武網也著手廣招中外人才打造賽事運營團隊,朱建斌還曾親自前往中網、上海大師賽以及多哈、羅馬等其他超五賽事的現場,實地觀察高級別的賽事到底要達到一個怎樣的標準,同時也在思考該如何為武網定位并展現出這座城市的特點。
2014年的賽事開始前,賽事方最初定下的目標是“先讓賽事盡快落地”,但首屆賽事的關注度卻遠遠超過了預期。在接下來的四屆賽事中,武網在繼續提升對球員和觀眾服務的同時,也在運營方面也引入了更多本地特色。身為推廣大使的李娜曾與辛吉斯在黃鶴樓上隔網而立,又帶著米爾扎游覽武漢老街,今年又和斯維托麗娜在東湖上徽派,武網的“武漢味道”也正在每一年的比賽中逐漸展現。
至于競賽層面,每年都有哈勒普、沃茲尼亞奇、穆古拉扎、科維托娃等一線球員持續返場,也在武網的賽場上留下了不少經典的對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賽前的球員酒會上,賽事方還向連續五年保持“全勤”的球員們送上了紀念品。
“城市英雄”也是朱建斌希望能在武網逐漸發展起來的概念,他希望武網也能擁有一位深受市民喜愛、又在這里連連取得佳績的代表球員,就像費德勒之于上海大師賽、德約科維奇之于中網的地位。兩次獲得武網冠軍、又是李娜在巡回賽中好朋友的科維托娃在過去的四屆比賽中已然成為武網的“城市英雄”,這位被球迷愛稱為“武漢好妹妹”的捷克名將每場比賽幾乎都能得到主場待遇,朱建斌相信,像科維托娃這樣的球員也會為在未來武網帶來更大的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