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影院韩国伦理在线_国产成人91久久精品_日韩视频专区_国产国语**毛片高清视频

國足選帥系列談①:相比20年前越選越抽兒抽兒!

馬德興07-22 12:16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男足國家隊選帥無疑是當下的一大熱點。為了造勢與流量,每天都會有所謂的“新候選人”冒出來。作為一名跟隨中國足球尤其是各級國字號隊伍南征北戰已近30年的老記者,我曾經追蹤采訪過中國足協的2002年、2006年的兩次國足選帥,期間也曾與眾多候選對象有過直接對話,之后的工作中也曾在賽場上相遇過。正是因為對足協選帥工作有更直觀與深切的感受與體會,因而當此番中國足協再一次展開選帥工作之時,作為親歷者的我要說,中國足協如今的選帥是越選越“抽兒抽兒”,這也就從一開始便決定了國足選帥的上限不會很高。

【注:抽兒抽兒是東北地區的一種口語表達,意指情況糟糕至極,沒有希望了。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反復說“抽兒”,給人一種無力感。】

①候選檔次難比20年前!

我曾聽已故中國足壇元老馬克堅講述過當年赴德選帥、選中施拉普鈉而放棄克勞琛(即后來曾率85年齡段國青隊參加過2005年荷蘭世青賽的主教練)的故事,后來也了解并親歷足協選擇米盧出任主帥、沖擊韓日世界杯的全過程。但嚴格意義上,不管是施拉普鈉還是米盧,都不是“選”的結果,更恰當的說法應該算是對方“送貨上門”。

中國足球真正意義上的選帥工作,始于歷史性地參加了2002年世界杯后。盡管那是中國隊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參加世界杯,但站上世界的舞臺后,才真正意識到我們的差距不只是在技戰術水平方面,從科研、醫療到后勤保障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也才開始真正認識到什么叫做“全方位的落后”。不久前在東亞杯期間國足“行李裝備”一事莫名其妙地上了熱搜,20多年來我們在后勤保障這方面有了些進步,但反因沒有成績而遭到群嘲,管理者居然還需要站出來公開去回應。

如今翻看當年所記錄的跟蹤足協選帥小組的選帥過程,再對照一下最近幾年中國足協的選帥以及現在外界所熱炒的所謂“候選人”,真的是感慨萬千。一個最簡單的例子,23年前第一次跟蹤采訪國足選帥,能成為中國隊主教練候選人的教練,都是曾擔任過西歐主流國家隊的主教練或助理教練這樣級別的人,“大牌”與否,并不是以我們的常規認知作為評判的標準。

1753156747531014814.jpg

2002年9月份,中國足協選帥小組在法國酒店會晤候選人,記者蹲守在會議室外拍攝到的勒梅爾走出會議室的瞬間。圖/馬德興

1753157385027067699.jpg

勒梅爾給記者的留言和簽名。圖/馬德興

當初以時任國管部主任朱和元、中國國家隊助理教練金志揚為首的選帥小組,所面見的候選人都是這樣的級別。譬如,選帥小組2002年9月奔赴法國所面見的候選人中,第一位就是率法國隊奪得1984年歐洲杯的老教練伊達爾戈,當然與其會晤主要是討論負責青少年事務、擔任技術總監的可能性;特魯西埃在當時則剛剛結束與日本足協的合作,更是熱門人選;還包括率法國隊獲得2000年歐洲杯冠軍和2001年國際足聯聯合會杯冠軍的主帥勒梅爾,他未能率隊在2002年世界杯小組賽中出線而從法國隊黯然下課;還有法國人米歇爾,是曾率法國隊、喀麥隆隊、摩洛哥隊參加過世界杯的名帥。而在荷蘭期間,選帥小組會晤了時任荷蘭國家隊助理教練范哈內亨以及沒有國家隊履歷的名帥阿德里安塞。當然,最終荷蘭人阿里·漢當選,則是另外一回事。

1753157243920078802.jpg

2002年9月份選帥小組會晤完范哈內亨之后,范哈內亨接受記者采訪。圖/馬德興

再說2006年德國世界杯期間,中國足協的幾位領導借助觀摩世界杯的機會,在慕尼黑等地會晤了多位候選人,包括四年前曾錯過的法國人特魯西埃和荷蘭人范哈內亨,率領德國奪得1996年歐洲杯的福格茨,同為德國人的奧錫克(足球皇帝貝肯鮑爾的助手、后擔任過澳大利亞國家隊主帥并率隊獲世界杯出線權),甚至包括后來曾擔任過曼聯俱樂部總監、如今擔任奧地利國家隊主教練的朗尼克(當時翻譯成為蘭格尼克)等人,均曾先后與選帥小組有過接觸與會談。

時至今日,再看看最近幾年來中國足協的選帥候選人,尤其是外教不管是履歷、資歷還是聲望,在歐洲足壇壓根就排不上號,不管是克羅地亞還是塞爾維亞,也不管是這個“奇”還是那個“奇”,如今在歐洲足壇都屬于邊緣角色,盡管像克羅地亞隊最近幾屆世界杯賽上的成績不錯。即便是像安東尼奧來自于西班牙,恐怕在西班牙國內足壇也算不上大牌或主流。而在與安東尼奧當初競爭U22國足主帥的候選人中,又有幾位算是有點履歷與資歷的,能上點檔次的候選人?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現在中國足球的水平不值得聘請一位真正高水平的好教練。可悖論恰恰就在于此:當里皮第一次執教國足、征戰2018年俄羅斯世預賽12強賽時,中國球迷已領略到了大師級的高水平教練如何讓中國隊用6場比賽就差點就實現了參加附加賽的目標!不要忘了,如果不是中國隊白白浪費了前4場比賽,或許就是另外一番情景了。這就從一個側面佐證了高水平教練之于國家隊的重要性。再對照一下最近幾任的揚科維奇、伊萬,看看中國隊在亞洲杯、世界杯預選賽中的成績,這樣的反差就更明顯了。

或許還有人認為,以現在中國足球的水平沒有高水平的教練愿意來執教,但這樣的想法更是錯上加錯!以記者這些年來跟蹤采訪的深刻體會,中國隊主教練的職位其實對大牌教練很有吸引力。但一再錯過,并不只是錢的問題,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我們所謂選帥的標準、方式以及不職業的態度,將自己固定在條條框框之內,讓這些有聲望、有資歷的好教練望而卻步。

當我們一味自我貶低抱怨水平不行時,為什么不能去向更高層面提出質疑:是不是因為我們的相關管理部門、相關領導不負責任地選帥,選出的教練讓中國男足國家隊的水準每況愈下呢?

微信圖片_20250722115625_副本.jpg

②選帥需有自己網絡渠道

“想要找好教練,必須要有錢!中國足協沒錢,哪里請得到好教練?”相信各方對這樣的說辭會相當熟悉,甚至是持認可態度。但問題恰恰就在于此: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約了我們找不到好教練?這里面恐怕絕不只是“錢”的問題!

2006年世界杯期間選帥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他們(候選人)的報價令我們感到吃驚!”

“不是高得驚人,而是低得完全出乎我們預想的價格,而且是完全在我們足協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此話出自選帥小組時任兩位足協領導之口,地點就是選帥小組在德國慕尼黑所下榻的酒店里。

說到錢,就在幾年前曾有過這樣一件怪事。

2022年世預賽12強賽結束后,中國足協展開新一輪選帥。在揚科維奇接手之前,曾有人給足協推薦過葡萄牙人奎羅斯。多年來奎羅斯一直沒有自己的經紀人或經紀團隊,所以推薦人明確轉告足協領導:可以直接與奎羅斯進行接洽商談,無需通過任何人。曾在皇馬、曼聯執教過,又先后率南非隊、葡萄牙隊、伊朗隊(兩次)從世界杯預選賽中殺出、拿到過決賽階段比賽參賽資格,奎羅斯不管是經歷還是履歷還是知名度,完全可以勝任中國隊主帥。更為重要的是,奎羅斯本人的要價并不算很高,即便是整個團隊,差不多稅后200萬歐元就完全可以。

但因為足協沒有直接的聯系渠道或方式,最終還是通過相關經紀人去聯系奎羅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最終反饋到足協領導層面的信息是:奎羅斯的報價變成了800萬歐元!最終的結果,自然是沒有結果。

就在本月初,阿曼足協正式宣布奎羅斯成為阿曼國家隊的新任主教練,率隊準備今年10月份的世預賽附加賽。阿曼足協難道真的有錢為奎羅斯開出天價?要知道,當初伊萬在阿曼隊執教期間年薪才45萬歐元左右,而到中國隊執教后年薪上漲至稅后120萬歐元。

那么,這樣的差價又應當如何解釋呢?的確,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遠超阿曼,中國隊主帥的年薪高于阿曼隊主帥,也屬于正常情況。但突然之間一下翻了近三倍,這恐怕與國內經紀人的興風作浪不無關系。

坦率地說,我對經紀人這個行當一直不是“很感冒”,因為“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的行事原則,中國足球的好壞、球隊是否出成績并不是他們首先看重的。中國足球的金元時代,都在說俱樂部如何燒錢、球員如何掙錢,其實賺得最多最狠的恰恰是這個“經紀群體”。中超各家俱樂部所聘外教、外援的薪資遠超市場實際價值,其中的差價不少都流到了各個經紀環節之中。

巨大的利益誘惑讓各方輕易都不愿舍棄“經紀人”這一中間環節,這個道理其實都很簡單。另一方面,就足協自身而言,這么多年來,始終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網絡,沒有自己的渠道、沒有自己的國際人脈與資源,很少能和世界足壇的教練間建立起一個正常的溝通橋梁或渠道,更多地依賴中間人、經紀人或經紀公司。所以,一到關鍵時間節點,譬如像這一次全新的選帥,在很大程度上又不得不依賴經紀人推薦。

20多年前,中國足協選帥小組第一次西行前往法國與荷蘭面見候選人時,幾乎都是通過中方的經紀人或經紀公司安排,當時只有一人是和中國的經紀人或經紀公司沒有任何關聯的,但恰恰又是報價最低、選帥小組反饋最好的,即荷蘭國家隊時任助理教練范哈內亨。只不過因為語言等問題(范哈內亨只會荷蘭語)而令足協望而卻步。

20多年之后的今天,中國足協的選帥依然還是停留在依靠中方經紀人推薦這種單一渠道,哪怕是公開競聘、自投簡歷,又有多少好教練會愿意以自薦方式來競聘呢?

那么,這一次中國足協又會選擇出怎樣的一位主帥呢?選出一位令大家能信服的主帥的機率,又有多大呢?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馬德興

體壇周報副總編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